中/En

葛承雍教授应邀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做学术讲座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13 15:19:12

阅读次数:

    9月12日,应西安碑林博物馆之邀,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教授在我馆多功能厅做了题为《昭陵六骏与突厥的葬俗》和《景教遗珍:西安洛阳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的学术讲座,我馆全体职工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学生近百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主持并作评述。

    《昭陵六骏与突厥的葬俗》,教授从六骏的产地来源、名号考释、陪葬风俗三个主要方面,结合文献而详尽剖析了隋唐交替的历史背景与马匹之于战争的胜负关系,指出这些马种主要来源于突厥地域,而六骏名号亦与突厥语义差能对应,且突厥多有以山为陵和刻立骏马图像以为纪念的葬俗等。从而推证出为唐太宗征战的“六骏”树立陵墓石刻浮雕,借骏马以讴歌帝王英雄的主题思想,当受突厥葬礼习俗、信仰习俗和宗教习俗的元素影响,因此,六骏的图像意义也应能体现出突厥游牧石刻艺术与中原石刻艺术的融合。

    《景教遗珍:西安洛阳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围绕西安碑林所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和2006年发现于洛阳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幢这两件石刻,教授介绍了所引起的国内外宗教界与学术界的热切关注与研究现状,以及景教在中国早期亦即唐代的传教背景,特别是作为政治与宗教文化中心地的两京地区的异同情形。从盛世景象到中兴传承透视其时代背景、从西京长安到东都洛阳扩展其地域空间、从外国番号到中国俗名考察其人名嬗变、从米国寺主到粟特信徒见证其东渐传播、从个人信仰到家族信仰推论其民族成分等五个角度予以对比分析,辅之以丰富的图像比较与文献支撑,印证了景教石刻的发现与研究的世界文化意义,为我们再现了两京景教传教活动的不同特征及其互为辉映的文明之光。

    《昭陵六骏》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西安碑林珍藏的与外来文明密切关联的国宝级文物,也是教授多年来在中外文明的比较研究领域里用功甚勤且颇有建树的重要课题。教授的讲座生动风趣,善于发散,且信息量大,更能在互动环节提示出耐人思考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给受众颇多启迪。